无论是哪种“飞蚊”症状,我们都建议找专科的眼科医生诊查。 平时会看见眼前有小虫子般的东西划过,仔细看像一个个方形细胞连接在一起。可眼珠稍一转,看不见了。再转回来,它们又出现了。有时走在路上会看见,有时发呆望着窗外的时候也会看见。这种现象在医学界被称为“飞蚊症”。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那么这种飞蚊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飞的东西又是什么,对我们眼睛有影响吗?
“飞蚊症”并不是眼睛上真的有虫子
有人看到了眼前漂浮的东西,误以为自己眼睛上落了虫子,急忙去看医生,滴眼药水清理或用清水清洗。这都是不必要的,飞蚊症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们其实不在我们的眼球外部,也不是附着在眼球上的东西,而是存在于我们眼睛里面的物质。
“飞蚊”究竟是什么东西?
其实我们看到的“飞蚊”主要是我们眼球中的红细胞、蛋白质团或是一团组织细胞构成的。它们本身都特别特别的小,远没我们看到的这么大,在生物学中,它们被称为眼睛里的混浊物或游浮物。
“飞蚊”究竟藏在哪里?
它们漂浮在我们的眼球里的玻璃体中。这玻璃体可不是像我们佩戴眼镜一样的玻璃,它是一种无色透明,半固体,呈胶状的物质。主要成分是水,水占了玻璃体体积的99%左右。玻璃体主要是负责屈光和固定视网膜的,“飞蚊”在这其中漂浮,所以我们转动眼睛的时候,它们也会跟着动,不转的时候,它们也会有惯性滑动。
什么情况下更容易看到“飞蚊” 仔细回想,当我们察觉到它们的时候,一般是对着空地、蓝天、或者比较白亮的区域。因为简单的背景和充足的光线更容易看见它们。假如你在晚上回家的时候,一边走路,一边专心地低头玩手机,一定难发现飞蚊的迹象,而且也难发现前方有电线杆...... 无论是哪种“飞蚊”症状,我们都建议找专科的眼科医生诊查。对于一些无法忍受飞蚊症困扰的患者,或者是一些病理性飞蚊症患者,可以通过玻璃体切除术医治,但这种侵入性医治造成的医源性视网膜破裂、白内障形成等并发症仍然令人担忧。总之,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飞蚊症无需特别医治,重要的是自己调整,不要整天盯着黑影看,对这些“蚊子”视而不见,渐渐适应,大部分人是可以和黑影和平共处的,无须过于紧张;滴用含碘眼药水,或者口服一些含碘药片,加上健康的生活习惯及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控制病情进展。
但是玻璃体变性有引起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因为玻璃体液化变性塌陷,玻璃体变形后会牵拉覆盖在玻璃体上的视网膜脱离,从而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因此,飞蚊症患者每年做个眼睛体检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