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匹叫歌丝比的温柔马

发布时间:2017-9-29

可知道有一种自闭症孩童的治疗方式,是让马这种巨大却又异常温柔的动物与孩子互相做伴。

久了孩子很自然的对马儿敞开心房,慢慢的也能跟人交流。

马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存在!

猫爸和歌丝比

上次说到Sherlock去参加了社区的骑马课。经过几次马场练习后,小孩已经习惯直接去专属教练马「歌丝比」的马房,开始骑马前的必要步骤「培养感情」。

先跟歌丝比打完招呼之后,接着到马具房,把马鞍、棉垫、缰绳、刷子和刷桶带到马厩。

一次,Sherlock刷马的时候:

老爸,为什么歌丝比每次看到他就是一直吃、一直吃,老是没吃饱的样子?

因为歌丝比很大只,所以要吃很多东西,才不会肚子饿!加上草的热量比肉少,马是吃素滴只能吃草,所以体积这么大的歌丝比必须吃很多。

自以为博学の猫爸

儿子,你看马场外面那些一大捆一大捆的牧草卷,都是为了应付马一直吃、一直吃,准备给马吃的!

自以为博学の猫爸

老爸,你虽然有圆圆的大肚子,但是不像歌丝比那么大只,可是每天在家里坐着时也一直吃、一直吃,为什么?

来,儿子乖,专心帮歌丝比刷背......

温柔的歌丝比

歌丝比,Sherlock上课的专属马。一匹白色但个儿不高的马,已经二十几岁。

教练说,「歌丝比一方面年纪大,二方面个性温柔,一直是儿童骑马的头号种子,从没有失常过。」

天生的好个性加上和咱们两相处久了,歌丝比偶尔会撒撒娇,真是挺可爱温柔的。喔,对了,歌丝比是母的!!

“拍马屁”流程

虽然歌丝比很乖,但基于安全考虑,小孩到马场只会在歌丝比的房门外打招呼,等猫爸到了之后才会开门去拍拍歌丝比。

骑马前培养感情的顺序是,先拿细毛刷帮歌丝比“干洗澡”。

虽说是细毛刷,其实已经是最粗的那种棕刷,原则上要刷遍马全身。偶尔会看到歌丝比全身是泥,那时就会刷的粉费劲。

更正确的说,只有猫爸刷的很费劲,小鬼多半在歌丝比的身旁瞎嘟囔闲话……然后再用更粗的塑料刷,把刚刚替歌丝比抓痒刷掉下来的毛给收拾干净。

刷完一侧,接着按照女孩儿教练教的,好好的拍拍歌丝比,慢慢走到马后头,轻轻拍拍右边马屁屁。

在猫爸拍马屁的同时,让小孩从后面绕过到马的另一侧,然后猫爸再持续从右边马屁屁拍到左边马屁屁,人也绕到马另一侧。

然后按照刚刚顺序把另一侧马身也刷干净了,这样才算是完成『拍马屁』培养感情的流程。

拍拍马屁,就是为了让马儿知道后头有人,不会骤然后退,或抬后腿不小心伤到人。

再安上马鞍、缰绳,就可以牵马出马房了。

由于马实在很大只,一直到最后一堂课,也实在没敢让小孩独自完成培养感情的工作,特别是Sherlock身高不够只能拍到马腿,绕到马正后面的时候,又常被赶飞蚊左右上下不断晃动的马尾巴一直打脸。

虽然一直打脸这一幕看起来很好笑,恩……但毕竟马腿在前有点危险,所以,还是没让他独自来了,马屁还是猫爸来拍吧!

骑马父子课

马场基于安全考虑八岁以下的孩子不能独自骑马,所以,所有课程都必须有一位家长陪同。

从第一天的牵马、下命令、与马并行的前后顺序、上马、骑马慢步、骑马绕桩、骑马快走、马上换位等,猫爸都跟在旁边牵着歌丝比。

直到最后一堂课,女孩儿教练才让大家牵马到室外,沿着整个马场的外缘,在家长的陪伴下,绕了一大圈,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野外骑马,孩儿跟家长都相当兴奋!

偶尔练习的时候,在马会突然停住不听命令,小孩坐在马背上前后回头寻找原因,才突然发现,原来歌丝比停下来在原地拉臭或尿尿,趴塌趴塌的一陀陀或哗啦哗啦的一滩滩,常引的几个小孩一起发现,哈哈大笑。

每次猫爸都会把歌丝比额头上的白色鬃毛,卷成一只角的样子,白色的歌丝比就幻化成一只独角兽。

卷毛的时候,歌丝比偶尔会蹭蹭猫爸的胸口,就像是小猫撒娇在蹭人的脚一般,只不过换成了身高有快两个人高的大动物。

小孩喜欢这温柔的独角兽,猫爸也喜欢这个温柔的大姑娘。

看着马场奶奶的孙女照顾马儿,偶尔轻轻抱着马脸的神情,可以感觉到,这些马真就是他们一家人。

小孩从最早一到马厩就掩鼻喊臭,到后来坐在马背,趴在马脖子,蹭一蹭马棕毛,对这个温柔大动物的态度改变很大。在温柔的歌丝比面前,小孩也变的温柔。

这课不是马术课,正式名字叫马背骑乘。来重复一下价格,七堂课共计约元人民币,平均一堂课元,仅就性价比,远超国内随便一堂外籍教师外语课一堂课元。

如果走心的说,

马儿的温柔,

小孩的笑脸,

无价!

猫生活

闲适有机健康









































白癜风治疗的较好办法
白癜风能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l-cd.com/jbzl/10702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飞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