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葡萄膜炎

发布时间:2021-3-2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3934.html

中间葡萄膜炎(intermediateuveitis)是一组累及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炎症性和增殖性疾病。在以往文献中,此病有多种名称,如后部睫状体炎、慢性后部睫状体炎、睫状体扁平部炎或周边葡萄膜炎等。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将此类疾病统一命名为中间葡萄膜炎。多见于40岁以下,男女相似,常累及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通常表现为一种慢性炎症过程。

临床表现

1.症状发病隐袭,多不能确定确切发病时间,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飞蚊症,重者可有视物模糊、暂时性近视;黄斑受累或出现白内障时,可有明显视力下降,少数患者可出现眼红、眼痛等表现。

2.体征玻璃体雪球状混浊、睫状体扁平部雪堤样(snowbank)改变、周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以及炎症病灶是最常见的改变,同时也可出现眼前段受累和后极部视网膜改变。发病隐袭,多不能确定确切发病时间,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飞蚊症,重者可有视物模糊、暂时性近视;黄斑受累或出现白内障时,可有明显视力下降,少数患者可出现眼红、眼痛等表现。

(1)眼前段改变:可有羊脂状或尘状KP,轻度前房闪辉,少量至中等量前房细胞,可出现虹膜后粘连、前粘连及天幕状房角粘连。在儿童患者可出现睫状充血、房水中大量炎症细胞等急性前葡萄膜炎体征。

(2)玻璃体及睫状体扁平部改变:玻璃体雪球状混浊最为常见,多见于下方玻璃体基底部,呈大小一致的灰白色点状混浊。雪堤样改变是特征性改变,是指发生于睫状体扁平部伸向玻璃体中央的一种舌形病灶,多见于下方,严重者可累及鼻侧和颞侧,甚至所有象限。

(3)视网膜脉络膜损害:易发生下方周边部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和周边部的视网膜脉络膜炎。

并发症

1.黄斑病变黄斑囊样水肿最常见,尚可出现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等改变。

2.并发性白内障常见,主要表现为后囊下混浊,与炎症持续时间长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关。

3.其他视网膜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萎缩等也可发生。

诊断

根据典型的玻璃体雪球样混浊、雪堤样改变以及下方周边视网膜血管炎等改变,可做出诊断。但在临床上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对以下情况应进行三面镜、双目间接检眼镜及周边眼底检查:

①出现飞蚊症并有加重倾向;

②其他原因难以解释的晶状体后囊下混浊;

③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黄斑囊样水肿。FFA检查可发现视网膜血管炎、黄斑囊样水肿、视乳头水肿等改变,有助于诊断。

治疗

1.定期观察对视力大于0.5、且无明显眼前段炎症者可不给予治疗,但应定期随访观察。

2.治疗措施对视力下降至0.5以下、并有明显的活动性炎症者,应积极治疗:

①单眼受累,应给予糖皮质激素后Tenon囊下注射,可选用地塞米松(5mg/ml),曲安西龙(40mg/ml)或醋酸泼尼松龙(40mg/ml),一般注射量为0.5ml。

②双侧受累者,宜选用泼尼松口服,初始剂量为1~1.2mg/(kg.d),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减量,用药时间一般宜在半年以上。在炎症难以控制时,则宜选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等,由于需长时间的治疗,在使用此类药物过程中应注意全身毒副作用,前两种药物尚可引起不育,对有生育要求者应禁用或慎用。

③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睫状体扁平部冷凝;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可行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可清除玻璃体内炎症介质、有毒有害物质、抗原等物质,有助于控制顽固性炎症。但由于手术本身对炎症具有刺激作用,甚至术后有导致眼球萎缩的危险;因此,一般应在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时,或确需清除玻璃体混浊和玻璃体积血时,才考虑选用此种手术治疗。

④眼前段受累者,应点用糖皮质激素滴眼剂和睫状肌麻痹剂。

作者:杨培增

来源:眼科学—7版,杨培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l-cd.com/yfcs/11100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飞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