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近视防控,两个必备知识太重要

发布时间:2024/8/23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低龄化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孩子们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家疾控局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近视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疾病,全球近视患病率超过28.3%,预计到年,将达到49.8%。眼睛是孩子的窗户,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是每位父母的期盼。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控制近视的发展,已成为孩子成长路上家长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医院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苏学刚大夫和您聊聊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以下满满干货,大家一起来学习吧!必备知识之一:近视常识篇近视指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病理状态,其表现为远视力下降。通俗的说,就是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什么是远视储备?远视储备可以理解为“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远视储备主要是指眼睛的调节能力,特别是看远的屈光调节能力。刚出生的婴儿远视储备大约+度,6岁时大约+度,12岁时基本趋于0度,通过远视储备的测量可以判断孩子的近视发展的趋势。远视储备消耗过多的话,有可能较早出现近视。多带孩子在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可以有效保护远视储备。近视有哪些分类?根据屈光成分、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以及近视度数,近视有三种分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的低度近视、高度近视就是按照近视度数来分类的。近视度数,在50度至度之间为低度近视;在度至度之间为中度近视,超过度的为高度近视。近视有哪些的症状?近视不是一下子发生的,当孩子有以下表现时,家长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近视了。例如,当孩子反映看近清楚、看远模糊,或者家长观察到孩子有眯眼视物、频繁眨眼、习惯性揉眼、皱眉、歪头视物等现象时,应及时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眼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孩子近视的形成无外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环境因素,主要和孩子们的生活习惯、用眼习惯有关。当下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用眼负荷大、缺乏户外运动、睡眠不足、不良用眼习惯等现象,而这恰恰是导致近视的重要诱因。加之电子产品在低龄人群中的普及、长时间近距离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二是遗传因素,即父母的近视情况对孩子有直接影响。目前已有较多近视相关基因的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及群体遗传学研究表明:父母近视的儿童发生近视的风险明显增大,而且与父母近视的度数呈正相关。对于高度近视,尤其是早发性高度近视及病理性近视者,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近视有哪些危害?近视,首先影响我们视物的清晰度,戴眼镜后,影响我们的日常活动,体育锻炼、游泳、打球、跑步时带来诸多不便,并可能受到伤害。对于高度近视者来说,会伴有眼球外凸,影响升学就业,还会诱发飞蚊症、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等相关疾病,严重者导致失明。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则子女高度近视的风险也相应会增加。必备知识之二:近视预防篇预防近视,孩子应该做什么?要树立“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科学用眼,预防近视,做到“七要”。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l-cd.com/ysbj/114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飞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