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一、何为近视 近视(myopia)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病理状态。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界值必须考虑年龄因素,4岁儿童裸眼视力一般可达4.8(0.6)以上,5岁及以上儿童裸眼视力一般可达4.9(0.8)以上,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可达5.0(1.0)。对裸眼视力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的视力下限要怀疑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甚至弱视。 二、近视的危害 近视容易造成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儿童青少年正常学习和生活。 病理性近视有致盲的风险是近视最主要的危害。 三、引起近似的危险因素 1.近距离用眼过度 近距离用眼过度是引起近视的最主要原因。包括阅读、写作、弹钢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除了近距离用眼的总量,近距离用眼持续时间(>45min)、阅读距离近(<33cm)等也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 2.户外运动减少 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是近视的一种保护因素。 3.遗传 对于单纯的低中度近视者,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近视的进展。父母近视的青少年发生近视的风险明显增大,而且与父母近视的度数呈正相关,如果父母双方都有高度近视,孩子出现高度近视的几率在90%以上。如果父母一方有高度近视,另一方视力正常,孩子患有高度近视的几率在10%~15%。对于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者,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 4.用眼环境 读写应在采光良好、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眩光和视疲劳等。不良的用眼环境,容易诱发近视。如躺着看书、在晃动的车厢里或走路时看书、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等。 四、临床表现 近视典型症状是远视力下降。主要表现包括: 1.远视力下降,近视初期常有远视力波动; 2.注视远处物体时不自觉地眯眼、歪头,部分近视未矫正者可出现视疲劳症状; 3.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和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 五、预防措施 1、光线 看书阅读应该在良好的光线下,灯光的方向应从左上方照过来,最合适的光线亮度应为-Lux左右,(白炽灯60W、日光灯15W)。在光线太暗或太强的条件下看书、写字,都会使睫状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出现痉挛,时间长了,就会使眼睛产生视疲劳。 2、时间 每次看书写字不宜超过40分钟;看电脑、电视不宜超过30分钟。眼睛才不容易疲劳和干燥。20:20:20原则,用眼20分钟,看20feet英尺(6米)外20秒。3看5不看:看绿、看远,看端正,太亮不看、太暗不看、太近不看、躺着不看、摇晃着不看。 3、距离、坐姿 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写字时笔杆和练习本要成60度。 屏幕与眼睛距离不少于50厘米。最好采用下视10~15度的视角。 双眼轻度向下方注视的时候,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这样可以降低角膜的干燥度。需要注意,下视角不是脊椎往下,颈椎是保持直立,眼睛稍微向下看。 看电视时开灯,人和电视距离保持3米以上。 使用台灯时,灯距离桌面一尺(33厘米)。 “三个一”:眼睛距书本一尺、胸口距桌边一拳、手指距笔尖一寸。不躺在床上读书;不在乘车晃动的车厢上读书。 另外,我们看5米以外的目标时眼睛基本不需要调节,看5米以内的目标则需要眼调节,目标越近,使用的眼睫状肌调节愈大。当目标距眼50厘米时需要2屈光度的调节。25厘米时需要4屈光度的调节。距离小于25厘米时则所需要的调节度急剧上升,这样就增加了睫状肌紧张度,会导致眼肌过度调节导致近视。 4、睡眠、运动 睡眠要充足,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1要保证孩子每天有适量的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多转动眼睛可以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延缓老花、预防近视。 注意:高度近视者要适当的限制运动,避免头部的冲撞运动,例如:跳水、足球、篮球、跳伞、潜水运动等,以免发生暴力冲击造成视网膜脱落等危险。 5、饮食、营养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还是维持人体上皮组织正常代谢的主要营养素,直接参与视紫红质的形成,视紫红质是视网膜上吸收光线的重要化学物质。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存在于黄绿色果蔬中,能防止眼睛的功能性退变。 枸杞菊花茶,有明目、醒脑、养肝的功效,可改善干眼症状。(后面讲中医会再提到) 不应偏食或过多摄入糖和蛋白质,造成锌、钙、铬等微量元素缺乏。对我们眼睛非常不利。 编辑:陈泽龙 审核:蔡小惠 图文来源:福建省近视防控及网络